顯然,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收入、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對于牛羊肉的消費量逐年增長,對于產品品質的需求不斷提升。但和豬肉、禽肉行業相比,中國牛羊肉行業還是一個相對傳統的行業,在產品品質和市場供應方面都難以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產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機遇。
我國是世界上第三大牛肉消費國。河南冷凍食品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食品報冷凍產業周刊總編輯穆培龍認為,以牛羊肉為代表的高蛋白食品非常符合中國消費者目前健康化、高端化的消費升級訴求,這也是近年來國內牛羊肉消費不斷攀升的內生動力。預計未來牛羊肉消費場景的擴張仍將繼續拉動整體消費量的上升。
失衡的供需狀態
穆培龍介紹,失衡的市場供需狀態一方面體現在市場需求節節攀升。
2016年,我國牛羊肉市場規模已高達3600億元。據國家統計數據顯示,牛肉消費占肉類消費比重已由 1990 年的4%大幅提升至 2014 年近 10%,與此同時豬肉的消費占比則由 81%下降至 65%,飲食結構的升級使得人們在消費水平提高的同時更傾向于消費牛肉等高檔食品。到2015年,人均牛肉消費量已由2009年的4.25 公斤增長至約5.34公斤,增長 25%。
另一方面對于供給方,則普遍存在 “規模集中度低,品牌集中度低”的現狀。他說,總的來看,目前牛羊肉行業企業數量眾多,但普遍規模偏小,行業高度分散,加工水平低,研發投入少,科技含量不高。產值超過20億元的企業屈指可數,超過50億元的一家也沒有。而國外的生產企業則相對集中,例如澳大利亞,新西蘭的牛羊肉加工企業都是世界級的輸出。
形成這種鮮明對比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發達國家的牛羊肉生產天然環境好,普遍采用工業化生產,整體運行效率和效益較高。發達國家從牧場種草就開始采用機械化加工,屠宰、分割都是流水化作業。由于屠宰加工設備昂貴,國內屠宰、設備國內沒有幾臺。
第二,國內企業品牌意識弱,品牌建設上投入不足或無力投入,品牌集中度低,由此而導致行業競爭秩序混亂,渠道分散,層級多,價格體系亂,造成市場上產品良莠不齊。
第三,進口產品涌入,對國內企業造成一定程度的沖擊。
提升品牌與品質
雖然目前我國人均消費牛肉已達5.3公斤/年(羊肉人均不足3公斤/年),但還遠低于美國35公斤/人的消費量,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消費端增長還有巨大的空間。
在穆培龍看來,國內牛羊肉行業正面臨發展風口,只有從提高產品品質,提升品牌附加值入手,實現升級轉型,才能在未來發展中贏得商機。
他指出,第一,企業發展要實現規模化。通過政策加強扶持,企業加大投入,未來5到10年,培育和產生一些初具規模的區域性行業龍頭企業,逐步提高行業集中度。隨著競爭水平提升,一些無資金、無實力的小企業將被逐漸淘汰,而一些具備資源、資本、渠道、品牌等優勢的企業,將在新一輪競爭中抓住機遇,在行業和市場上占據一定的位置和份額。
第二,提升產品品質,實現精品化。也就是說首先要從生產源頭抓起,科學飼喂,提升牛羊產品的生物學品質;針對產品初級、粗放的現狀,加大產品研發力度,提高產品深加工程度,針對用戶需求開發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逐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第三,打破傳統思路,強調品牌化發展。針對牛羊肉有產品無品牌的現狀,建設品牌、打造品牌,引導、消費、占領市場;充分利用互聯網工具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提升品牌效益。
牛羊肉產業大會
助力行業轉型升級
據了解,近幾年,國內農戶退出肉牛養殖行業的現象非常普遍。這一是城市二、三產業發展帶來的就業機會抬高了農戶從事養殖業的機會成本,二是肉牛養殖的高料肉比、較長的養殖周期和規模不經濟的特性導致肉牛養殖在養殖業中的比較優勢很弱。內蒙古、新疆、甘肅等地是目前的牛羊肉出產大省。京津、廣州、上海等一線城市是牛羊肉主要的消費產地。
為充分提升國內牛羊肉產業發展水平,助力牛羊肉行業轉型升級,從2014年開始,穆培龍在內蒙古打造了“中國牛羊肉產業大會”。經過三年的精心培育,大會的展出面積已經從最初的6000平方米增長到了2016年的12000平方米,參展企業從2014年的不足百家到2016年的300多家,現場觀眾也實現了300%的增長。
中國牛羊肉產業大會助力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據了解,2017年的大會,東方萬旗、蒙都、伊賽、科爾沁、小尾羊、大莊園、蒙羊、蒙容、天順源、天正源、中敖、恒陽、恒都、赤峰宏發、草原宏寶、草原興發、皓月集團等行業前30強知名企業將集中亮相,同時帶動行業的先進設備、原輔料企業積極參與。多場論壇活動的同期舉行,將探討應對行業熱點和痛點。
中國牛羊肉產業大會助力企業提升品牌價值。穆培龍介紹,經過前三屆的積累,大會已經成為中國牛羊肉行業品牌傳播的重要途徑。大會對參與企業配套了展前宣傳、展期宣傳、企業參觀,會后優秀企業展播等多種宣傳形式。會議期間,還將舉辦“中國牛羊肉食品之都logo設計大賽頒獎”等一系列現場活動,全面推廣國內牛羊肉產業的優秀品牌。